笔趣阁>大明新命记> 第二七八章 红螺
背景色:字体:[]

第二七八章 红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对于铁范铸炮,杨振也只是略知这个名词而已,只知道二百年后的某个时候有人现了这个方法,从此让铸炮不再是一件难事,而且直接让前装滑膛炮的身价,一下子跌到了姥姥家,没过多少年,就被更先进的火炮淘汰掉了。
    不过具体铁范铸炮怎么做,尤其是各种火炮类型的铁范怎么做,这个他就不知道了。
    然而,他相信既然制铁所已经造出了七门五大三粗的臼炮,那么叫他们以现有的臼炮为模子,照葫芦画瓢,制造出一款精良的铁范,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至于更复杂的其他炮种,只能以后再说了,以他现在的情况,特别是以现在制铁所的规模,想要铸造红夷大炮那样的口径大而且倍径也大的重炮,暂时还无能为力。
    那样的重炮,一门就几千斤重,他松山城里的铁料就算用尽了,又能铸成几门呢。
    而且现在的松山城里,西北角楼的炮台上已经有了一门金国凤在任时使用的红夷大炮,眼下先将就着用吧。
    却说杨振见王守堂站起来冲自己鞠躬到地,口称感谢,他也连忙站了起来,扶住了王守堂,笑着对他说道:
    “我也是突奇想,如果王老先生觉得这是一个秘技,而且确实有用,还请王老先生在制铁所试行,并且暂时保守这个秘技!”
    王守堂听了,连连说道:“那是!
    那是!
    若是传到了满鞑子那边去,倒叫满鞑子铸成了成百上千门重炮,咱们以后的仗,那可就没法打了!”
    其他几个人一听之下,现居然还有这个可能,人人脸色一变,张得贵、潘文茂纷纷叮嘱王守堂切切不可将此法再传将出去。
    王守堂又是连忙答应了下来。
    等到众人重新坐下来,这个时候,张得贵却说道:“大人!
    方才大家都说松山城里铁料短缺,咱们好不容易想了办法,用黑锡铅子替代铁制弹丸,算是省下了一些铁料!
    “可是你现在这么一说,这个铁范铸炮之法若是实行,松山城里的铁料,怕是更加不敷使用了啊!
    铁料的问题不解决,终究不是个办法!”
    众人听了张得贵说出的这个话,之前的轻松欢快气氛又一下子消散了,都又拿眼看着杨振,希望杨振这里能够拿出个注意来,可是杨振又能有什么主意呢。
    杨振沉默着点了点头,最后还是对王守堂说道:“王老先生久居辽西,又一贯在冶铁行当里立足,若是老先生对辽西矿藏熟悉,今天可以多说一说!
    咱们也好一起想个对策!”
    说到这里,杨振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眼下咱们这个松山城里,可是什么都缺啊!
    不光是铁料缺乏,配制火药的硝石也缺,硫磺也缺啊!
    我虽然向朝廷钦差要了,可是等到拨下来,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将来,若是这些要紧的东西,咱们都能在辽西找到一定的矿藏,就像吕洪山里的黑锡矿一样,那么咱松山城,从今往后才算真的高枕无忧了!”
    杨振此前听王守堂说辽西地面上矿藏不少,此时想起这些话,心里边立刻就冒出了许多幻想,他希望在松山城里,有朝一日硝石和硫磺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尤其是,如果能过找到品质好一点的天然硝石矿藏,那么今后的火药供应问题就不大了,不仅数量不会再成瓶颈,而且质量也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只是杨振满怀期待地看着王守堂,却见王守堂想了想,随后对他说道:“这个,可能要叫大人失望了!
    小老儿出身匠户,祖祖辈辈在关外辽西地面上世营铁业二百余年,但却未尝听说辽西地面上有人现过硝石矿藏!
    “所以,大人若要制硝,恐怕还是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多派人手,到松山左近废弃的那些屯堡老房里,多多搜集硝土了!
    而要制取纯硝,恐怕也只有潘提举手下的制硝房,那一种办法最有效了!”
    王守堂说到这里,见杨振顿时一副失落的样子,当下连忙笑着继续说道:“当然了!
    小老儿虽然没有听人说过咱辽西地面有硝石矿藏,但是小老儿世居辽西,说是跑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那也不算过头话!
    “若大人觉得派人四下里刮取硝土不易,小老儿倒也知道几个地方,有一些硝土,量大易取!”
    王守堂说完了这些话,一边捋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杨振。
    先前杨振毫不犹豫地告诉了铁范铸炮之法,叫王守堂心里着实感激,此时见杨振一副虚心请教,而且极感兴趣的样子,心下突然觉得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终于派上了用场,当即又笑着说道:
    “远一点的地方,义州北边,大凌河北岸,有一个叫作万佛堂的所在。
    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在那里挖了数不清的洞窟,那些洞窟里面,除了无数的佛像,就是经年累月积攒的厚厚一层硝土!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相关阅读: 大明新命记TXT大明新命记免费阅读大明新命记笔趣阁在线阅读大明新命记笔趣阁免费阅读大明新命记笔趣阁大明新命记全文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大明新命记免费阅读全文大明新命记全文免费阅读大明新命记全文阅读大明新命记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